查看: 10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入围学生论文 【卿云杯】复赛论文展示及投票链接|主题二(2)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53

帖子

7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3 16: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届“卿云杯”通识课程论文大赛
复赛论文展示

主办方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主题要求】
主题一:本学期在通识课程学习中撰写的课程论文,或在读书报告、讨论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论文。
主题二:以“我与通识”为主题,自拟标题,谈谈自己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或通识教育对自己的影响。

【复赛评审流程
复赛评审方式为线下专家评审(占80%)与线上投票(占20%)相结合,在线投票截止日期为3月7日18:00,每个微信号仅能投一票。
投票通道在推送最后面^_^





【复赛论文展示】
(更多复赛论文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
投票通道在推送最后面^_^

1、论文题目:通现代名篇 识广袤天地——我与通识课程的一次对话
      钱雨欣    苏州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通现代名篇 识广袤天地——我与通识课程的一次对话
中学时,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件就是去寻找图书馆所在之地。可当我真正通过高考这个千军万马踏过的“独木桥”后,我真正踏入大学校园,走进图书馆的时候,情景却又令我大失所望。几乎所有的同学手中都捧着专业书籍,图书馆变成了自习室和休闲吧,馆藏的书籍早已束之高屋,成为一种饰品、一种资本、一种规模与量级间的比拼,图书馆原本潜力巨大的文化学习宣教功能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也变得越来越弱化。“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主义、过强的共性治愈。”使得所谓的大学和各类高级职业学校在专业门类等设置上并无本质差异,大学成为职业化教育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你有我有,互不相让,百花齐放。《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如今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截然不同,我原本认为青年学子应该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充斥着豪迈情怀,大学里应该自由百家争鸣兼容并包充斥着人文气息。反观当下,大学的人文教育越来越缺失,所谓大学成为了我们工作前的“岗前培训”。所有的同学都患上了“就业焦虑症”,每个人都在朝“钱”进,毕业后工资越高的专业对应的分数就会水涨船高越来越高。从踏入大学的那一瞬间我们就关注着就业率、升学率、保研率、毕业工资等等数据而逐渐丢了自己的思想,丢失了自己的灵魂,我们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个个小小的“螺丝钉”,在当代的教育下我们都成了“听话的人”却丢失了自己的批判思维。如果真的如此继续下去,我们同大千世界中的小小蝼蚁又有何异?如果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位,而如今发达的互联网科技,我们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学到和课本上一样多的知识,那么我们在大学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而如今我们有了各类人工智能为我们完成各种工作,小到家里有机器人为我们扫地拖地,大到阿法狗可以轻易战胜人类最高级别的智慧。翻翻我们的手机里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高效翻译软件,这让外语系的我感到迷茫感到焦虑。我们之所以为大学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而当我迷茫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为我豁然打开一扇新的学习大门,一个多彩的领域,一个专业背后诱人的广袤天地。
在这个万花筒里,我们可以选择到东吴商学院的企业管理课程,我们可以接触了解成功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对于社会前进发展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到医学部的中药课程,了解关于中药这个国粹的精华所在,并且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用科学知识去捍卫自己的健康;在这里我们选择有关历史的课程,通晓中国和世界历史,以史明鉴,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在这里我们可以接受到最地道的昆曲教育,在这个缤纷繁华的现代社会里昆曲不再束之高阁,不再只是博物院里的展览,而真真切切的来到我们的身边,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选择法学院的通识课程,去走进一个个鲜活的法律案件,我们懂得了质问,懂得了维权。法律不再是一条条冰冷冷的条文,法律也不再距我们千里之外,我们拥有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增加了法律意识,懂得用我们的拳头去捍卫我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各种小语种的通识课程,语言成为了我们去看世界的一条捷径,通过外国语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外面的世界对我们而言不再意味着陌生,我们也懂得了主动去看这个世界,去爱这个世界……一门门通识课程打开了我们的“任督二脉”,我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课程。我们的知识面不断开阔,知识储量不断充盈。我想当我们真正走出校园,踏入社会,通识课程教给我们的将会给我们一种不同于专业知识的能力,我们有更加独特全面的思维方式,我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这个学期选择我很幸运地选择到李一老师的《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导读》通识课程。在这门课程里我不再需要去考虑所谓的学分,所谓的绩点。我只需要敞开我的心,让我的灵魂与文学碰撞,让我的心灵变得柔软。这门课程教给我最重要的就是文本细读,这打破了我原本的阅读习惯,帮我重新塑造一个更加精致的阅读方法,这将是我终生享用的宝贵财富。
以前阅读一本书,我首先要了解作家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但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我知道过去的阅读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视野思绪限在某一个时代,没有把自己的目光放得更长更远。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星空和星星的关系,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被璀璨的星空所吸引,但如果只是浏览星空而不去仔细欣赏每一颗璀璨的星星,那么星空的魅力就会大大衰减。当我们走进每一刻美丽星辰,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星空的璀璨夺目。在我过去的阅读中,我都会想要一个“标准答案”,一个唯一的定性。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后,我发现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我们都是自己的“哈姆雷特”。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我们成为了试卷、分数的奴隶。教条的局限于题目和答案,却忘了阅读是一趟心灵旅行。是用有限的人生去体验无限的生命角色。当我打破“标准答案”给我的桎梏,我才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每次当我想起《子夜》,就会想起那个酱紫色脸上长着小包的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吴荪甫,他可以无情到利用自己父亲的葬礼考虑和别的资本家一起办“托拉斯”而全然没有悲伤;他可以使用各种手腕击退一次又一次的工人运动,他从未站在工人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利益,而是一味的压榨剥削工人让他们为他获利。他贪婪凶恶残暴,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但真正打动我的是书中的那句话“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的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在那样一个民不聊生,战火蔓延整个国家的时代,他依然憧憬着有一天“高大的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驶过原野”,他是一个永恒的理想主义者,及时前路漫漫无边际,看不见任何的曙光,但是他永远热情高涨,永远激情豪迈,希望用工业来挽救整个国家。他是一个战士,他曾想过放弃生命,但是他内心的理想的花火依旧指引着他,他的心中永远有一座灯塔,在他生命中熠熠发光。“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整个国家青年人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萎靡状态,很少有人再将国家兴亡作为自己的己任,人们盯着自己眼前的一点利益,而缺乏了书中吴荪甫的那种“家国情怀”。
提起《骆驼祥子》里的虎妞,我们就会想起祥子对她的评价“她丑,老,厉害,不要脸”,虎妞长得又粗又大,性格粗俗,祥子屡次把她比作喜人精血的妖精,红袄虎牙等等很负面凶横的评价。于是,我们在心里就对虎妞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其实当我们回头看再看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她敢爱敢恨,她自私却不遮掩,她贪婪却不掩盖,她把自己全部打开,所有人都可以看清她的真性情,她身上特有的真诚何尝不是我们当下所有青年应该学会的立身之术呢?一个女人可以把由男人组成的人和车场搭理得紧紧有条,她身上的这份领导力和判断力,这份果敢,对于当下的青年人,对于当下的大学生,上了一节生动而又形象的课。
我原来对于《雷雨》周朴园的印象就是一个无情的资本主义家,他和梅侍萍就是少爷和丫鬟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但是文本中他们两个总喜欢回忆三十年前,但梅侍萍被赶走是二十七年的事,整个剧本并没有提到二十七年,而反反复复出现三十年前。我一直认为三十年前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一个为了更加顺口的表达。但是我却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三十年前是周朴园与梅侍萍两人热恋的时候,三十年到二十七年之间的三年是他们全身心投入恋爱的三年。后来被周家赶走。当一对二十年没见的曾经的恋人,但是一见面两个人都很默契地愿意回忆起当初热恋的岁月,梅侍萍走后,周朴园从无锡搬到了天津,即便如此,还是保留着当年和梅侍萍在一起时的家具摆设。连当初梅侍萍生产不能开窗吹风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我们可想而知当初周朴园对梅侍萍的宠爱。每当蘩漪闹得周朴园心烦的时候,他就摸着梅侍萍留下的遗物。当我们将作者在书中留下的密码一个个串联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出来了这个无情冷漠的资本家背后的柔情似水。
当我们从专业书籍里跳脱出来,去阅读名著,走进名著内部,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加充盈而不单调。通识课程教会我文本细读,使我能够更加近距离地去品味体会名篇里人物的人生。通识教育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知识蓝图,开阔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好奇心。通识教育让我领略到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道,帮助我们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苏州一直是一个充满灵气和韵味的地方。繁体“苏”字就是由草字头,鱼和禾字组成。一个草木繁茂、四季如春的玉米之乡是多么让人心驰神往啊。如今每个来到苏州的人都会去观前街和平江路走一走,想要在苏州文化的精髓。其实,他们应该来苏州大学欣赏一番,我想苏州大学才是苏州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的集中展示,是最古老和最年轻的思维碰撞的集合地。当我现在再次走在校园里,聆听钟楼敲出的威严钟声的时候,抬头仰望“东吴大学”的古校门的时候,徘徊于敬师轩的时候,我仿佛能品尝到每一代苏大学子的思考和发现,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苏州大学再次相遇。我想苏州大学才是整个苏州的智囊团,是整个苏州文化的最核心的部位。正是有了一百多年来一代代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年轻的苏大学子,才塑造了最精致而包容的苏州精神。因为有了苏州大学,苏州才可以如同一颗珍珠一样在中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经历了通识课程教育之后,当再回到自己的专业课程中时,我惊觉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的眼睛,我明白了专业课程教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一种提问意识和批判精神。我想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截然不同,却相互补充,让我的知识架构更加完整,我们就像一个水桶,每一块木板都足够强大可以支撑着我们的梦想之源。通过通识教育不仅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同时也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让我更加愿意去看这个世界,去观察这个世界,去爱这个世界。













2、论文题目:致通识,感谢你助长我们远航
      陈佳琳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专业     

   


致通识,感谢你助长我们远航
      方正的书本整齐地排列,标准的教学纲要,流程化的课程,教室里矩阵化排列的同学们如同行列式分布般的桌椅,整齐划一地学习钻研课本上的应会应知内容。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专业课程以课程大纲为规,以教师为矩,为我们端正学习习惯,规范学子行为,奉献出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这把刻度尺默默地在当代高校中发光发热的同时,有这样一类课程,它不限制于课本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对课本的所有权没有硬性要求,它所在意的不是你是否要按流程化建设你的知识体系,而是或丰富或装点你的思维版图,以一种近乎“绝对自由”的教学方式,润物于无形。不同的同学从中汲取不同的养分,无异于学术界百家争鸣的精彩,在莘莘学子脑海中描绘千姿百态的蒙娜丽莎。
有没有这样一门课,老师用一整节课时间帮你探寻兴趣所在、强调思维方法的重要性?有没有这样一门课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探讨中完成思想的交汇,学习于无形,收获于有型。有没有这样一门课让你不再在意分数的高低而是感恩所学所感在人生旅途中的装点?是的,通识选修就是这样一门课。如果说专业课得益于它的规范和深刻,那么通识选修则因发散和广泛而熠熠生辉。从知识的获取转向思维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夯实伴随着能力素养的提高,为当代学子的身心建设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和渠道,给了我们一份更令社会满意的答卷。
不可置否,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校门时,从认知上的错误到行为上的不成熟,对很多东西都是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可以说,对专业的名词了解也不够清晰完善,真正投入实践时才发现于所思所想大相径庭。以至于,对自己的选择有所迷茫,是否对专业具有兴趣,是否能学到东西,是否所学对今后发展有帮助都打上了问号,这些无可厚非的事实似乎成了同学们的通病。而通识课以一种近乎补充、完善课程体系的形式出现却帮助了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给予一个已经选完专业的学子,扩充视线于专业之外的机会。从自由查找到分组讨论,能力的培养和获取在这里体现。
《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这门课令我没齿难忘。第一堂课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述了许多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我们交汇观点,并设想了一些解决方法,同时对我们提出了一些预期和可行性的建议。接着第二堂课老师让我们对我们所选的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针对“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这个名词进行展开,从更宽泛的范围去了解,之后的几节课也是这样,先概述好问题和学习方向,对每个名词从多个侧面扩充任职体系。大略的概况建设好后,再进行兴趣小组的划分,与高考选专业不同,通识课给了我们一次先体验再选择的机会,让我们的选择更理智,更适合自己。且不谈正确性与盲目性,这种自发的方式似乎更能助长我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小组的划分到组长的选拔,在大方向确定后,以一种绝对信任、放权、自由的形式,将主动权交于学生群体。这种选择不一定是最对的,但或许是更适合的。
知识的查找亦是如此,老师从建议的角度给出可以用来参考的书籍类别,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网站,但并没有任何限制的成分,具体实施的方法由自己或小组自主探寻。这种探寻方式更接近一种自主研发模式,锻炼个人的知识查找获取能力,同时又可以和他人交汇观点,并协作融合不同观点下的问题探讨解决。之后的课程老师提供给我们一个展示和讨论的平台,在课程中加上了答辩的色彩,让思维碰撞出火花。
以下举例部分我在此堂课上的收获。刘同学从历史人工研究、现代计算机研究、研究圆周率的意义,以及圆周率的计算方法上给我我们清晰和较完善的解释,同时让我们看到了她原创的解体思维过程,使我意识到对一种问题探讨自身沉浸思考的重要性。贾同学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述了她对逻辑的不同观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了她丰富的生活经历,让我学到生活结合学术所学的必要性等等。由于不限于时间空间意识方式方法,我从网络的大环境出发,首先查询了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选取其中感兴趣的部分与组员讨论,接着进一步细化方向,对每个问题进行文件检索、资料查找,细化问题研究。下面简述我的思维及探讨过程,首先作为问题的引入,我设计了一个贴近于我们生活实际的问题,这个想法源于小组讨论对算法的认识认知中最接近我们所识的“鸡兔同笼”问题,故我们采用案例一:百钱买百鸡【1-2】,同时汲取组员意见加上吸引人注意的开场白:“将视线切换至小学让我们再做一次小学生”问题描述:用一百元钱买一百只鸡,雄鸡五元一只,母鸡三元一只,小鸡一元三只请问聪明的你应该如何购买?这里我们在探讨中提出可以增加趣味性,于是我们加了一句符合当代潮流的话:“郑重声明:没有重男轻女和歧视儿童的意思,不喜勿喷”,同时增加互动性,我们随堂选了同学提问。接下来展示我们的分析过程:这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问题——可能有多个解——人工算计算复杂。从空间说说中得到启发:“一QQ好友今天下午一直在删说说,有好几千条,累得要死。像这种批量性、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简直最适合用编程解决了,这就是编程的优势!”于是我们开始查找编程上的资料,并从最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程序编辑器VISUAL BASIC入手。设计了一个带有循环思想的程序,代码如下:
•        Option Explicit
•        Private Sub Form_Load()
•        Dim i As Integer '雄鸡
•        Dim j As Integer '雌鸡
•        Dim k As Integer ‘小鸡
•        For i = 1 To 98
•            For j = 1 To 98
•                For k = 1 To 98
•                    If 5 * i + 3 * j + (1 / 3) * k = 100 And i + j + k = 100 Then Print "雄鸡数量为" & i, "雌鸡数量为" & j, "小鸡数量为" & k
•                Next k
•            Next j
•        Next i
•        End Sub
并进行试运行,运行成功后,我们从这个静态的问题出发,将视线转化至动态的问题上,于是提出案例二:计时器。问题描述:设计一个可以动的按钮,随时间一起摇摆。同样的方法,问题分析:能动-----是个变量,位置可由横纵坐标表示,这里我们感谢“笛卡儿”提供的思想贡献。通过坐标表达的方法,对变量进行转化,用坐标表示物体运动。同样我们设计了程序:
•        Option Explicit
•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        Dim a
•        'Command1.Move 1000, 240
•        Command1.Top = Command1.Top + 120
•        End Sub
两次试运行成功后,我们把目光转移向更贴近学术的方向,考虑到第一次分享课上令人印象深刻的π,我们就从这里入手,从而设计了,案例三:计算π【3-7】。思维分析,可将算数问题转化成几何问题——即,圆与正方形的面积比——Πr^2/r^2=π——在计算机中,可用概率问题求解(初高中课本有相关介绍),及通过树形结合和可行性验证后设计出,
•        Option Explicit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Cls
•        Line (0, 0)-(6000, 0)
•        Line (0, 0)-(0, 6000)
•        Line (6000, 0)-(6000, 6000)
•        Line (0, 6000)-(6000, 6000)
•        Circle (0, 0), 6000
•        Dim i As Single
•        Dim x As Double
•        Dim y As Double
•        For i = 1 To 100000
•            x = Rnd() * 6000
•            y = Rnd() * 6000
•            PSet (x, y)
•            Dim sum As Double
•            If x ^ 2 + y ^ 2
•        Next i
•        Dim pi As Double
•        pi = (sum / i) * 4
•        Text1.Text = pi
End Sub
同时我们发现,定义的循环变量可改变其后0的个数从而控制精度。更学术化规范一些我们开始研究,案例四: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素数【8】。(prime number)又称素数,有无限个。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思想:机械的尝试运算——循环思想。设计出:
•        Option Explicit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a As Integer '输入的
•        Dim i As Integer
•        Dim sum As Integer
•        a = Val(Text1.Text)
•        For i = 1 To a
•            If a Mod i = 0 Then sum = sum + 1
•        Next i
•        If sum
•            Label1.Caption = "您输入的数" & a & "是质数"
•        Else
•            Label1.Caption = "您输入的数" & a & "并不是质数"
•        End If
•        Text1.Text = ""
•        End Sub
同样的办法,案例五:求水仙花数, 水仙花数【9-12】(Narcissistic number)也被称为超完全数字不变数(pluperfect digital invariant, PPDI)、自恋数、自幂数、阿姆斯壮数或阿姆斯特朗数(Armstrong number),水仙花数是指一个 n 位数(n≥3 ),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 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3 + 5^3+ 3^3 = 153)。思维一:表达式——思维二:循环思想。得出: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Dim c As Integer

For i = 100 To 999

    a = Int(i / 100)
    b = Int((i - a * 100) / 10)
    c = Int(i - a * 100 - b * 10)

    If a ^ 3 + b ^ 3 + c ^ 3 = i Then Print i
Next i

End Sub
以及
•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Dim i As Integer
•        Dim a As Integer
•        Dim b As Integer
•        Dim c As Integer
•        For a = 1 To 9
•            For b = 0 To 9
•                For c = 0 To 9
•                    i = a * 100 + b * 10 + c
•                    If a ^ 3 + b ^ 3 + c ^ 3 = i Then Print i
•                Next c
•            Next b
•        Next a
•            
•        End Sub
等等,通过以上的学习探讨我们大致学会了对一种问题的分析计算的方法,同时也是发现问题,重新规整分析,对问题的再分析以及或个人或集体的解决方式。相信再次遇见问题时,我们不是害怕亦或是抱怨,而是主动着手分析解决。
有人说,上过大学的和没上过的学的就是不一样。是的,学了通识选修课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上过大学不仅仅是对智商和专业知识的肯定,更是通过大学的熏陶,在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锤炼,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和工作学习更加相得益彰。感谢你,通识,你助长我们的远航。

参考文献:
【1】从“百钱买百鸡”与“求完数”问题浅谈算法优化[J].陆深焕.广西轻工业.2008(01)
【2】从“百钱百鸡”问题看如何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J].刘金祥,夏太武.电脑学习.2007(05)
【3】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圆周率的近似值[J].何光.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4】数值分析中数值积分法的教学实践研究[J].王景泉,王骁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5】简单的数值积分法及其实现[J].田飞,高永梅.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
【6】关于圆周率π值的计算[J].焦青霞,王俊芳.统计与咨询.2008(06)
【7】圆周率计算方法发展史[J].强春晨,刘兴祥,岳育英.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8】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张福炎,2016
【9】水仙花数的计算机解法[J].林宣治.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06)
【10】高位水仙花数快速求解算法[J].卫洪春.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06)
【11】基于Visual Basic语言的水仙花数算法分析[J].扶晓.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0)
【12】从“水仙花数”到哥德巴赫猜想——编程的寻根和延伸[J].焦华,谢朝东.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12)










3、论文题目:生命的趣味——也谈通识教育
      王瑞    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生命的趣味——也谈通识教育
17岁那年夏天,我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在父亲的坚持下,我放弃了原本那个中文系的梦想,填报了上海财经大学,从此成为了一个财经大学经管类专业的学生。
我从小到大都做着父母、老师眼中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乖乖女,在填志愿这件事之前,我的人生每一个关口的重要选择几乎都是父亲帮我做的,我习惯了听话,习惯了想让他高兴,习惯了信任他,直到填志愿的时候。按照往年的录取情况,我是肯定可以选择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可是父亲听了在上海这边工作的一些人的说法,觉得财经大学毕业可以找一个好工作,于是在电话里狠狠地训了我一顿,要我按照他的意思填志愿。
那时的我习惯了听话,从小到大我从未违拗过父亲的意思,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中文系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年我高一期末考试年级第一却选择了文科,为的就是以后可以去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读中文系,可是在这紧要关头,父亲却阻挠我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时因为我是我们学校那一年的文科第一名,老师和校长们也都关心着我的成绩,希望我能填一个在我们市名气比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好有利于他们开展下一届的招生工作。那一刻我从心底里涌上一股深深的悲哀:这是我奋斗了三年的成果,这是我的泪水与汗水,希望与梦想,可是没有一个人在乎我的想法,没有一个人尊重我的选择。挂掉电话,我一个人蹲在地上痛哭了一场,最终还是痛苦地决定听父亲的话,我觉得他这一辈子太不容易,我不想让他失望。
我至今依然记得填志愿那天班主任当着同学和家长的面把《报考指导》摔到地上,骂我的选择让他在校领导面前抬不起头,那一刻我对学校和老师彻底失去了信任。我按照父亲的意愿填了志愿,然后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出了学校。当我走出校门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再也走不动了,禁不住蹲下来抱头痛哭。那一刻我查到成绩时的那种喜悦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父亲送我来到了学校,看得出他很高兴,而我却不知道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学院的开学典礼上老师跟我们张口闭口谈的就是就业率,请来学姐学长跟我们做分享也多是介绍说他们去了某某公司、某某银行、某某会计师事务所。我想起高中时代学过的蔡元培先生的演讲里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仅悲从中来。在这所大学里,我既没有看到大楼,也没有看到大师。
为了逃避这一切,我甚至想过去当兵。我找到保卫处的老师报名了当年的征兵,可是女兵的名额很少,我只好留下来继续面对这一切。高等数学A让文科出身的我倍感吃力,出于挂科的压力,我每天在图书馆熬夜自习。学业的压力、对学校的不适应、对家乡的思念、对失之交臂的梦想的悔恨折磨着我,使我夜夜难以成眠,每天都是伴着眼泪昏昏睡去,又在噩梦中惊醒,平均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转变始于第二个学期,我选修了我们学校柳岳梅老师开设的《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当我坐在春日阳光明媚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时候,昔日高中语文老师闫老师在讲台上激扬文字的形象仿佛又浮现在我眼前,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想起老师在晚自习的时候给我们在黑板上用他苍劲的字体抄《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想起他在给我们上《雷雨》那一课的时候带了电脑来给我们放北京人艺版的话剧《雷雨》,想起他说韩庚我们以为他也追星没想到他说的是战国的一位散文大家,想起他用一个汉字的甲骨文字形给我们讲解它的本义、引申义,想起他和我们聊起他的大学时代,聊起带他毕业论文的导师余恕诚老先生以及他们师生之间的故事……那一刻我久已枯死的心才仿佛随着那个春天的到来而复苏了,沐浴在四月和煦的春风里,和老师交流着《红楼梦》里纯美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自己第一次在这个功利而浮躁的学校里找到了乐趣与共鸣。
那是2015年。没过多久,五月上旬,我就因为之前长期的抑郁与体力透支大病了一场,之后的一年多一直在家休养,经历过生命的诸多曲折,也住过院。在那些忧郁阴暗的日子里,是文学陪伴着我走了过来。那时候我对复旦的朋友充满了羡慕,生病之前还在学校的时候我常常会去复旦听讲座或蹭课,那时我常常想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就读该是多么幸福,有那么多元的文化氛围,那么丰富的资源。有时我会在蹭课的时候看到有的同学把他们的课当“水课”一样消磨,我想他们不会知道他们所不珍惜的东西,他们所习以为常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却是多么的难得。
休学在家的那一年多里,我经历了许多东西,母亲的癌症,自己的病,父亲的愤怒与绝望。那时我几乎是把浦东图书馆当成了避难所,父母在的那个家因为许多苦痛已经太过压抑,我只能每天早晨骑8公里的自行车去图书馆,在图书馆阅读一整天,中午在读者餐厅吃一顿简餐,傍晚再骑8公里回家。那时我只觉得苦难困扰着我,而我又不善于与人言说,常常在傍晚骑车回家途中休息的时候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一个人惆怅。那时我唯一的寄托大概就是文学了。在那一年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读了多少书,我也不在乎具体的数目,因为我只是想沉浸其中,忘却身外那些悲伤与烦恼,我读过一些元杂剧的名家选篇、《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我的疯狂世纪》、《上庄记》……
有一段时间,我的病情加重了,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20天里,我的手机被没收了,生活起居都按照护士和护工的安排,几乎与外界隔绝。这对于从小习惯了孤独的我来说本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我受不了整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感觉。令人感到安慰的是,父母给我送来了一些诗歌和小说。记得高一的时候闫老师借给我叶嘉莹先生的《汉魏六朝诗讲录》里叶先生这样评价古典诗歌的作用:学习古典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不死,当我住在医院里的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进入医院的第一天我一个人被反锁在一个小房间里,哪里也不能去,就在那一天,我看完了一本《毛泽东诗词集》。那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可当时学习任务繁重,一直没来得及读。那一天我读到了一位伟人的铮铮铁骨,也读到了他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似水柔情。当我读到那句“人有病,天知否”时我的心也被深深地触动了,这句话里有长沙方言,是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天”是指“天老爷”,等于普通话的“你”,就是说我心里有心事,你知道吗?那一刻我心里一下子起了波澜,想到自己当时的处境,我一下子觉得与他有了共鸣。谁的生命里不会有一点苦痛呢?谁又能完全做到强大得心如一口枯井不会为任何事扰动呢?再往后读,我读到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篇,是那些句子,鼓舞了当时脆弱而悲痛的我,使我再一次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心。
2016年的秋天,我回到了学校。在我不在学校的一年多里,学校又外聘了许多老师为我们开设通识课程。2017年到2018年的第一学期,我选修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山川老师开设的《汉字文化学》和汪涤老师开设的《中国美术史》,尽管这两节课都安排在晚上,连上三节,我却并不觉得令人疲倦,始终兴致勃勃。
每一堂《汉字文化学》都让我感受到汉字的趣味。在老师的讲解之下,那一个个方块字的前世今生一一呈现在我眼前,它的本义和引申义也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每当老师在黑板上拿着粉笔写写画画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回想起当年闫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写甲骨文的情形,是我的老师们让我发现了汉字这一个个背后代表的、先民们鲜活有趣的世界。在我高一的寒假,闫老师曾经借给我一本宁夏大学已故的左民安老先生写的《细说汉字》,也是这本书激发了我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渴望。三四年过去了,我曾经为我的专业选择悔恨失望,然而我始终没有放弃那个中文系的梦想。即使最终要错过,只要有一点机会,我就愿意多学一点。
我同样喜爱汪涤老师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一开始认识他的名字,是因为浦东图书馆请他去做讲座,我很心动,却因为时间原因无法去现场聆听。所以,当学校请他来开课之后,我就立刻选了他的课。在老师的课堂上,看着那一件件文物珍宝的图片,听着老师细细讲解他们的美之所在,而不是像粗俗鄙陋之人一眼望去皆是价码,我也渐渐地沉醉其中,感觉到先人的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是多么令人惊叹。我喜欢这样的氛围,这或许是我喜爱美术、喜爱文学的原因。或许我做不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家,做不了作家,那么我愿意做一个普通而知足的欣赏者。
我的数学老师曾经问我,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在那些闲书上面呢?这样成绩怎么能好呢?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的确,在这个大家都在忙着考雅思、考GMAT、考CPA、刷绩点的学校里我常常为自己浪费时间看别人眼中的“闲书”感到有些羞愧,可是我觉得,这些所谓的“闲书”,恰恰是我重要的精神支撑与生活乐趣之源。我作为一个农村女孩这一路走来,绝非一路顺风。从我幼年起父母即外出打工,初一便开始住校,是这些书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激发了我的求知欲,也填补了我父母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是这些数学公式和考试成绩以外的东西使我坚定了生活的信心,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倘使有人问我通识教育于我有什么意义,我想它的意义就在这里。










【投票】
(每个微信号仅能投一票)



(更多复赛论文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



复旦通识 关注课程建设与学生学习
微信号:复旦通识教育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fdge@fudan.edu.cn




别忘记关注我们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津财经大学论坛  

GMT+8, 2025-5-8 00:03 , Processed in 2.6291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